学生工作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正文

时代楷模 陈俊武︱年少胸怀石油梦,辛勤求索为石化

发布日期:2019-10-26 阅读量:

中国石化的35年,是以国为重、服务人民、一代一代拼搏奉献的35年。正因为有无数前辈们呕心沥血、不懈奋斗,中国石化才有了今天的发展成就,国家石化工业振兴才一步一步变为现实。

有这样一位“90后”,他是我国炼油工程技术的奠基人,如今91岁高龄,依然在能源科技前沿攀登不停。他就是被人尊称为“90后院士”的陈俊武,一位工龄与共和国同龄的中科院院士。

注:陈俊武,男,福建长乐人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、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,是中国著名炼油工程技术专家、煤化工技术专家、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。 他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多项科技奖励,荣获“全国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全国劳动模范”、’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、“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”等称号,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、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。2019年9月25日,陈俊武被评选为“最美奋斗者”。10月7日,中央宣传部授予陈俊武“时代楷模”称号。

今年92岁高龄的陈俊武院士,是我国著名的炼油工程技术专家、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、煤化工技术专家。1949年参加工作开始,科技报国70载,耄耋之年的陈俊武依然奋斗在工作岗位上。

石油是工业的血液,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,更是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志。然而,在上世纪60年代,我国的石化工业还十分薄弱。特别是在炼油技术上,有人曾这样比喻“这就像有了好大米,却还吃不上白米饭。”

陈俊武牵头突破炼油工业关键技术——流化催化裂化工艺,设计出国内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,助力中国炼油技术跨越20年,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,把一谷仓的大米“做”成了“白米饭”。

20世纪80年代,我国60年代开发的大小油田产量递减、质量下降,消化渣油,扩大原料来源是炼油工业的一条出路。陈俊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渣油催化裂化技术,助力我国炼油工业实现“由只能吃精粮到也吃粗粮”的转变。

从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奔赴条件艰苦的抚顺工作,到引领我国炼油技术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。

从主动为国家煤制油和煤化工产业发展建言献策、把关定向,到鲐背之年依然为国家能源替代战略殚精竭虑。

每一次得与失的考量、进与退的抉择,陈俊武的心中始终怀着振兴祖国石油石化工业的梦想。他把个人的奋斗融入时代洪流中,写下俯仰无愧的人生篇章,成就利国利民的不平凡事业。

重实践,炼真心

在陈俊武半个世纪的工作历程中,差不多有一半时间都在出差或在现场。

他用行动教育工程设计人员:在现场必做的有两件事,一是钻两器,二是爬高塔,只有在现场的时间足够多,才能干好工程设计工作。

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说话,是陈俊武学术研究的一贯作风。他不喜欢经验主义、不求甚解,更从不以权威自居、以专家自诩,每当在实践中遇到新问题,总是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去解释。

在陈俊武身上,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知识分子精细严谨、精益求精的求实作风。

科学研究,从来就是一件苦差事。一旦选择了这条路,就要做好甘于寂寞、奋力深潜的准备。成功不在于豪气冲天的开始,而在于日拱一卒的坚持。

正因秉持“板凳要坐十年冷”的专注,满怀“宁要一个过得硬,不要九十九个过得去”的钻劲,对真理执拗地坚持,用行动执着地探索,陈俊武才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业界传奇。

化春风,育栋梁

提携后辈、甘为人梯,是晚年陈俊武的真实写照。他传授的思考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方法,让学员从一个新的高度俯瞰整个炼油行业。

从行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,陈俊武给自己定了著书、立说、育人三件事。

中国炼油技术不断进步,但缺乏系统性著作,难以满足技术人员学习需要。1990年起,陈俊武开始酝酿一本名为《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》的专著

“一本书,一个主编,20年间出版再版3次,并将工艺、工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,在石油化工类专著中具有首创性。”这是2015年这本书第三版发行时,业内人士对这本巨著的评价。

1991年起,十余年时间,陈俊武为中国石油化工事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。中国的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教学任务繁重,每位学员提交100多页甚至200多页的作业,陈俊武都仔细审阅,并与学生联系沟通。

“我们国家现在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时代,前进步伐明显加快。”陈俊武说,“希望更多的年轻同志踩在我的肩膀上,站得更高,成长更快,在科技创新这条道路上奋勇前进。

“未来市场的竞争实质是科技实力的竞争,必须首先提高科技人员的整体基础理论水平和科技素养。”陈俊武愿做科研人员攀登科学阶梯中的一级,承上启下育人才。

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陈俊武在科研上创新突破、勇往直前?

是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祖国深沉的爱。

他说:

“对社会的奉献应该永无止境,从社会的获取只能适可而止。我努力这样做了,有了一些贡献,这就足够了。”

他说:

“我一直觉得共产党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,我也愿意为了这个事业而奋斗终身。”

他说:

“看到国家兴旺是我最大的心愿。”

这是有63年党龄的陈俊武的心声,“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,我就做好以身许国、献身科学的准备了,无怨无悔。”少年时胸怀石油梦,投身石油工业扎根终成一线骨干。陈俊武院士的一生事迹始终鼓励着新一辈的石化学子,让我们认识到肩上背负使命的沉重,个人使命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。我们只有在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努力,才能让人生更有价值。


Copyright © 2014 我校化工学院版权所有

地址: 福建省福州市我校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 邮编: 350108 电邮: syhg@fzu.edu.cn 电话(传真): 0591-22865220

2021年5月24日 星期一

学生工作

时代楷模 陈俊武︱年少胸怀石油梦,辛勤求索为石化

发布日期:2019-10-26 阅读量:

中国石化的35年,是以国为重、服务人民、一代一代拼搏奉献的35年。正因为有无数前辈们呕心沥血、不懈奋斗,中国石化才有了今天的发展成就,国家石化工业振兴才一步一步变为现实。

有这样一位“90后”,他是我国炼油工程技术的奠基人,如今91岁高龄,依然在能源科技前沿攀登不停。他就是被人尊称为“90后院士”的陈俊武,一位工龄与共和国同龄的中科院院士。

注:陈俊武,男,福建长乐人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、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,是中国著名炼油工程技术专家、煤化工技术专家、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。 他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多项科技奖励,荣获“全国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全国劳动模范”、’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、“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”等称号,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、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。2019年9月25日,陈俊武被评选为“最美奋斗者”。10月7日,中央宣传部授予陈俊武“时代楷模”称号。

今年92岁高龄的陈俊武院士,是我国著名的炼油工程技术专家、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、煤化工技术专家。1949年参加工作开始,科技报国70载,耄耋之年的陈俊武依然奋斗在工作岗位上。

石油是工业的血液,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,更是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志。然而,在上世纪60年代,我国的石化工业还十分薄弱。特别是在炼油技术上,有人曾这样比喻“这就像有了好大米,却还吃不上白米饭。”

陈俊武牵头突破炼油工业关键技术——流化催化裂化工艺,设计出国内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,助力中国炼油技术跨越20年,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,把一谷仓的大米“做”成了“白米饭”。

20世纪80年代,我国60年代开发的大小油田产量递减、质量下降,消化渣油,扩大原料来源是炼油工业的一条出路。陈俊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渣油催化裂化技术,助力我国炼油工业实现“由只能吃精粮到也吃粗粮”的转变。

从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奔赴条件艰苦的抚顺工作,到引领我国炼油技术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。

从主动为国家煤制油和煤化工产业发展建言献策、把关定向,到鲐背之年依然为国家能源替代战略殚精竭虑。

每一次得与失的考量、进与退的抉择,陈俊武的心中始终怀着振兴祖国石油石化工业的梦想。他把个人的奋斗融入时代洪流中,写下俯仰无愧的人生篇章,成就利国利民的不平凡事业。

重实践,炼真心

在陈俊武半个世纪的工作历程中,差不多有一半时间都在出差或在现场。

他用行动教育工程设计人员:在现场必做的有两件事,一是钻两器,二是爬高塔,只有在现场的时间足够多,才能干好工程设计工作。

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说话,是陈俊武学术研究的一贯作风。他不喜欢经验主义、不求甚解,更从不以权威自居、以专家自诩,每当在实践中遇到新问题,总是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去解释。

在陈俊武身上,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知识分子精细严谨、精益求精的求实作风。

科学研究,从来就是一件苦差事。一旦选择了这条路,就要做好甘于寂寞、奋力深潜的准备。成功不在于豪气冲天的开始,而在于日拱一卒的坚持。

正因秉持“板凳要坐十年冷”的专注,满怀“宁要一个过得硬,不要九十九个过得去”的钻劲,对真理执拗地坚持,用行动执着地探索,陈俊武才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业界传奇。

化春风,育栋梁

提携后辈、甘为人梯,是晚年陈俊武的真实写照。他传授的思考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方法,让学员从一个新的高度俯瞰整个炼油行业。

从行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,陈俊武给自己定了著书、立说、育人三件事。

中国炼油技术不断进步,但缺乏系统性著作,难以满足技术人员学习需要。1990年起,陈俊武开始酝酿一本名为《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》的专著

“一本书,一个主编,20年间出版再版3次,并将工艺、工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,在石油化工类专著中具有首创性。”这是2015年这本书第三版发行时,业内人士对这本巨著的评价。

1991年起,十余年时间,陈俊武为中国石油化工事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。中国的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教学任务繁重,每位学员提交100多页甚至200多页的作业,陈俊武都仔细审阅,并与学生联系沟通。

“我们国家现在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时代,前进步伐明显加快。”陈俊武说,“希望更多的年轻同志踩在我的肩膀上,站得更高,成长更快,在科技创新这条道路上奋勇前进。

“未来市场的竞争实质是科技实力的竞争,必须首先提高科技人员的整体基础理论水平和科技素养。”陈俊武愿做科研人员攀登科学阶梯中的一级,承上启下育人才。

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陈俊武在科研上创新突破、勇往直前?

是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祖国深沉的爱。

他说:

“对社会的奉献应该永无止境,从社会的获取只能适可而止。我努力这样做了,有了一些贡献,这就足够了。”

他说:

“我一直觉得共产党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,我也愿意为了这个事业而奋斗终身。”

他说:

“看到国家兴旺是我最大的心愿。”

这是有63年党龄的陈俊武的心声,“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,我就做好以身许国、献身科学的准备了,无怨无悔。”少年时胸怀石油梦,投身石油工业扎根终成一线骨干。陈俊武院士的一生事迹始终鼓励着新一辈的石化学子,让我们认识到肩上背负使命的沉重,个人使命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。我们只有在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努力,才能让人生更有价值。


澳门沙金网址js500

地址: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 邮编: 350108

电话(传真): 0591-22865220 电邮: syhg@fzu.edu.cn

Copyright © 2014 我校化工学院版权所有
Baidu
sogou